袁美云

人物简介

袁美云,中国著名电影女演员。袁美云在《化身姑娘续集》中分饰二角袁美云本名侯桂凤,童年学京剧,年少丧父。母亲将她过继给苏州人袁树德为养女,改名袁美云。1928年在上海新舞台登台演出。1932年入天一影片公司,在有声纪录片《游艺大会》中演出京剧片段,并主演故事片《小女伶》。1933年后在艺华影业公司主演《飞絮》《中国海的怒潮》《逃亡》《凯歌》《化身姑娘》等影片。1942年后在“中联”,“华影”参加拍摄《燕迎春》《何日君再来》等,并在《红楼梦》中反串贾宝玉。1946年赴香港,先后在大中华,永华等影片公司摄制的《欲望》《国魂》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1948年后因病息影。曾组织良友影业公司,协助丈夫王引独立制片。1986年回上海定居。1999年逝世。人物简介袁美云袁美云袁美云原名侯桂凤,1918出生于浙江杭州。幼年时因父亲早逝,母亲只好将刚满10岁的小桂凤以五百元的身价抵押给苏州人袁树德做养女学戏,押期八年,改名为袁美云。她天赋聪颖,唱做功不错,颇受观众的好评。与她姐姐袁凤云同台演出,人称“袁氏双云”,名扬江浙。袁美云的戏曲舞台表演引起了“天一”公司邵醉翁的注意,他亲自登门说服其义父让美云拍电影,虽不顺利,最终还是同意了。初上银幕便是“天一”公司的什锦影片《游艺大会》,从此她也真正从舞台走上了银幕。1932年她主演了《小女伶》,这是一部有声片,描写的就是同袁美云同样的身世,她表演非常成功,公映后一炮打响。人们将“小女伶”的雅号与她的名字联在一起。此后她又主演了《飞絮》等影片。1933年,她到了艺华影业公司,主演了阳翰笙编剧,岳枫导演的《中国海的怒潮》一片,她饰演女主角——渔家女阿菊,表演有层次,有对比,热情洋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年,她又被推荐在梅兰芳与夏莫洛夫联合导演的音乐哑剧《琴心波光》中担任主角,以及出演与周倍芳合作的有声戏曲片《斩经堂》。由于她有扎实的戏曲功底,她的戏路很宽,她可以扮演性格各异的角色。当人们问到舞台表演与电影表演有何区别时,袁美云说:“在开莫拉前演戏,一定不能情感过火或不够,甚至处处都得注意态度的自然。一个电影演员的表演是不能有丝毫勉强的,一切都得和日常生活一样,否则就不堪设想了”。40年代主演几部影片后,移居香港。

十年苦斗

繁华背后道苦衷袁美云明星出现在公众面前,鲜花掌声,让人觉得生活总是给他们以笑脸,其实明星的工作也需要艰辛付出。拍戏负伤在摄影场里是常有的事,袁美云在艺华公司拍《小姊妹》时吃到苦头。各公司的摄影场大多有地下层,夜里拍戏,袁美云到化妆室换衣服,不小心一脚踏空,从地面跌到地下层,当场昏厥,地穴里都是洋钉和木块,她的膝盖受伤,醒来后痛得直叫。正好演员王引也在片场,急忙跳下去将她救起。对于这些年在镜头前度过的生活,1944年拍摄《红楼梦》时的袁美云曾感叹道:“老是在戏中过着游戏似的人生,我已渐渐地由疲倦感到乏味了。最初是新奇的诱惑,使自己欢天喜地工作,越到以后,我的胆子越被压迫得像芝麻那么小了……凡是我们在电影界工作略有些年份的,他们谁都会有共通的感触,时常为了一部戏的公映,弄得自己茶食不进,自己老在想,要是再给自己拍一遍多好。可是事情怎么能如你所想的那么容易……自己最怕的莫过于舆论界的批评——尤其是最近几年来。”这时的袁美云在杂志访问中已流露退意,“眼珠儿一转,在电影圈里混过十一年了……现在新的演员也渐渐的增多,他们演技神速的进步,真令人钦佩而自形卑贱。因此,我常常感到:现在该退休了。同时,近来自己的身体也越来越坏了,我不能多拍戏,拍多了我就得躺在床上——要不是为了我要负担家庭,我早就不拍戏了!为了我向来爱高傲的,我不希望完全依靠丈夫来养活我自己家里的人,我不爱听二老叹息没有儿子的苦处,现在我不是跟儿子一样吗?”《红楼梦》之后,袁美云略渐发胖,原来青春可人的风采渐渐消减,而顾兰君,陈云裳等人纷纷窜红,袁美云日渐没落,没什么有影响的作品了,1948年她因病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