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沃尔夫

人物经历

1900年10月3日,托马斯·沃尔夫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西北部的阿什维尔。11岁时,沃尔夫在当地上了私立学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成为家中唯一享受此待遇的孩子。16岁时,他进入北卡罗莱那大学。在大学里,他学习非常用功,在学校校刊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开始在写作方面崭露头角,不久就担任了校刊的编辑。1920年,他20岁大学毕业,但他放弃了工作的机会,毅然前往哈佛大学继续学习。在哈佛大学,他在乔治·皮尔斯·贝克尔教授的戏剧班学习剧本创作。虽然沃尔夫对场景,人物和剧本写作具有独特的天分,但是纽约戏剧协会却始终拒绝采用他的剧本。1924年,他开始任教于纽约大学华盛顿广场校区,教学生涯一直持续至1930年。1924年秋天,他曾远赴欧洲寻找写作素材。1925年8月,他遇到了艾琳·伯恩斯坦—一位戏剧服装设计师,两人遂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爱情。1926年7月,沃尔夫开始创作后来名为《天使,望故乡》的小说,当时他们正在英格兰旅行。1927年底,斯克里布纳出版公司做出大胆的决定,打算出版他的第一部自传体小说《天使,望故乡》。在整个出版过程中,编辑珀金斯对该作品的内容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和调整,两人也在此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部小说出版后大受欢迎,评论界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代表作《天使望故乡》插图1930年3月,托马斯·沃尔夫获得古根海姆基金后前往欧洲,在欧洲游历了一年。他返回纽约后,移居布鲁克林区,并在那里继续写作。在接下来的五年里,他日夜奋战,创作了大量中,短篇小说,完成了长篇小说《时间与河流》及《网与石》的大部分书稿。1935年,他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从死亡到清晨》。由于多种原因,沃尔夫于1937年同斯克里布纳出版公司中断了合同,并与哈泼兄弟公司签约。长期以来,编辑爱德华·阿斯威尔一直对沃尔夫十分仰慕,于是欣然承担了沃尔夫作品的编辑工作。1938年初,沃尔夫感到身心疲惫,遂决定外出旅行。但他在旅途中染上了肺炎,于1938年9月15日病逝。

主要作品

中文名英文名体裁发表年份《天使,望故乡》LookHomeward,Angel长篇小说1929《时间与河流》OftheTimeandtheRiver长篇小说1935《网与石》TheWebandtheRock长篇小说1939《你不能再回家》YouCan'tGoHomeAgain长篇小说1940《从死亡到清晨》FromDeathtoMorning小说集1935《一部小说的故事》TheStoryofaNovel演讲稿汇集1936《远山》TheHillsBeyond小说集1941

人物评价

沃尔夫的创作力极强。与他同代的作家中,没有一个人具有他那样的热情,能量和对语言的控制力。我敬佩沃尔夫,因为他竭尽全力把自己要说的话都说了,甚至情愿把文体,连贯性,以及所有精确的原则抛开,而希望把人类心灵的所有感受真切地集中到一点上。沃尔夫“能在看似普通的事情和平凡的人物中发掘出人类生存的价值和诗意”。“沃尔夫不仅对自然世界十分关注,而且还经常将人物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加渲染”。“沃尔夫作品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那些最为抒情的部分,更准确地说,是那些抒情与观察结合得最为精当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