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微机消谐装置原理分析与探讨关于微机消谐装置原理分析与探讨 微机消谐,即二次消谐装置置,利用高性能的单片微机作为检测、控制的核心元件,对PT开口处的三角电压进行遁环的检测。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该电压应当小于30V,装置内的大功率消谐元件(固态继电器)是处于阻断状态的,对系统运行不产生任何影响。 但当系统发生故障后,消谐装置判断如下: 1、当30 V≤Uo<120 V时,微机消谐装置会发出“接地”的报警信号,不会启动装置内部的大功率的消谐元件。 2、当120 V≤Uo<145 V时,微机消谐装置就会发出“接地”和“过电压”的报警信号,不会启动装置内部的大功率的消谐元件。 3、当150 V≤Uo时,消谐装置将判断为“谐振”,系统将立即启动消谐元件,让铁磁谐振在阻尼的作用下迅速地消失。 当电网发生故障之后,消谐装置将自动地记录、存贮,并自动报警、显示谐振信息(时间、频率、电压值)。当故障消失后,便返回起始的状态,并且继续检测电网中的状态,仪器虽然很精密,但还是会存在一定的缺陷。 1、当电网内发生单相接地的故障时,电压互感器开口出三角形绕组两端就会出现100V的工频零序电压,这样阻尼电阻的容量就必须要求足够大,如果阻尼电阻太小,一方面电阻本身可能因为过热而被烧坏;另一方面,电压互感器也可能会因电流过大而烧损。当涌流发生时,它会将二次开口处三角短路,这反而会增大涌流的幅值。 2、难以正确的区分基波谐振和单相接地,目前判据的主要判断依据为零序电压Uo的电压值,通常基频谐振定为Uo≥150 V,单相接地定为30 V≤Uo<145 V。为了防止单相接地时装置误动使电压互感器长时间过载而发生烧毁,只好将基频谐振的判据电压定得比较高。 |